從2001年起,中國粹生已開端構成了一個留學德國的小熱潮,並在2007年構成了新的岑嶺。據統計,今朝生存在德國的中國留門生已到達27000人上下。
與中國的大學分歧,德國大學裏沒豐年級和班級的觀點,只有學期數和專業的區別。黌舍開放全部課程的教授教養,門生須要本身支配進修進度。只要完成專業內的必修課程和劃定數目的選修課程,和試驗、練習、申報、論文等內容就能夠卒業。而全部這些內容都以學分舉行量化。
沒有教材,是德國大學的又一個特色。在教授教養上,險些全部的課程都沒有牢固的或指定的教材,傳授每每只是供給自編的課本大概提要,有些課程乃至只有傳授的板書可以作為一手材料。因而,借助藏書樓舉行進修就是最重要的門路之一。幸虧絕大多半傳授都邑針對所講課程供給一個參考書清單,能不克不及在藏書樓借到這些書就要靠命運運限了,以是每每都是先動手為強。相對在海內教導中只須要通讀一本課本便可完成進修分歧,德國人誇大的是依照傳授的講課內容從浩瀚圖書中探求響應的參考材料,這才是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