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守時守點的文化與沖突

2015/08/31 瀏覽次數:10 收藏
分享到:

  小編在去德國留學前曾聽一名熟人說過,在德國受約請去德國人家做客,女主人能算好時光,在顧客按門鈴的剎時,把熱騰騰烤好的蛋糕從烤箱裏掏出來接待顧客。當時候我還真不信,怎樣大概算得那末準?一進門一分鐘不等就張嘴?

  來到德國以後我才曉得,這類說法一點也不誇大,德國人真的就這麽定時守點。只不外蛋糕大概不是剛從烤箱裏端出來,但茶大概咖啡切實其實是方才泡好的。

  【鬧鐘響了,雞蛋必定要出鍋】

  德國人做甚麽事都看表,都依照時光的長度來完成。德國人本身說,“咱們固然沒有創造鐘表,然則咱們卻像鐘表同樣定時地幹事。”是的,德國人煮雞蛋要看表,廚房裏擺個小鬧鐘,定好時光,3分鐘響,5分鐘響,7分鐘響。鬧鐘響了,雞蛋必定要出鍋,否則就不是3分鐘大概7分鐘的口感了。

  聽到這套理論,片子《食神》中居心來做菜,統統憑感到的史提芬周會瘋嗎?德國的大眾汽車、火車相稱準點。我還記得方才來德國的時刻,站在大眾汽車站前看不懂時候表。厥後經中國同窗點撥才明確,時候表的左邊一列表現的是幾點,小格子裏的數字表現的是幾分。也便是說,你來到這個車站,看看腕表上表現的時光,然後依據時候表就能夠曉得下一趟車還須要等多久才會來。

  其時給我講授大眾汽車時候表的同窗還特地提示,車次都很定時,假如時候表上標註出下一趟車是9點37分到,那末這輛車會在37分到38分這60秒內的某一秒達到。但是假如你9點38分才趕到車站,當時候車已開走了。我其時認為很奇異,厥後果真感受過,只晚了一分鐘就眼看著大大眾在斜陽下絕塵而去的悲壯景象。

  德國有名的哲學家康德天天早上定時5點起床。7點去大學。9點到下晝1點在書桌前寫作。下晝3點半又定時出門漫步,在菩提樹大道往返走8圈。晚上10點再定時上床睡覺。假如“定時”這個詞具備人形,康德便是它的化身。固然,康德的例子大概有些極度。不外,有查詢拜訪表現,85%的德國人都以為,假如赴約就必定要遵照時光,他們同時也願望身旁的人一樣遵照時光。

  德語中說“Fuenf Minuten vor der Zeit ist des Deutschen Puenktlichkeit”,翻譯過來便是“提早5分鐘是德意誌的定時尺度”。這也便是說,遵照時光不但要定時準點,乃至還要提早一點點。比方,假如去德國人家做客,比商定好的時光提早2分鐘按響門鈴是被許可的,然則萬萬不要比商定的時光晚。

  固然,也不要比商定的時光提早10分鐘就拍門,那樣會讓正在補妝的女主人手忙腳亂的。

  德語裏另有一種說法叫“Puenktlich wie die Maurer”,直譯過來便是“定時得像泥瓦匠同樣”。聽說德國的泥瓦匠到放工的點兒就把手裏的泥鏟一扔,拍拍身上的土回家了,多一秒都不幹。這句鄙諺如今被用來形容極為定時,不外德國人的定時放工也是出了名的。我有個同夥有一次去郵局寄包裹,緊趕慢趕,等他扛著大包裹呼哧帶喘地趕到郵局門口時,恰好遇上郵局放工。

  他隔著玻璃門瞥見郵局櫃台背面另有事情職員在忙活,就拍門想進去。郵局的事情職員擡眼看了看他,然後指了指胳膊上戴的腕表,低下頭接著該幹嗎幹嗎。我同夥終極也沒寄成包裹。他很朝氣,認為這類做法太不近情理,除在熟人圈子裏埋怨,還洋洋灑灑地寫了封5000字的駢文投訴信,不外郵局方面終極也沒給他個他想要的說法。

  【定時原則帶來的文化辯論】

  美國生理學者勞伯·勒範恩(Robert Levine)曾寫過一本書,名叫《時光的輿圖》(AGeography of Time)。在書中他指出,來自分歧社會文化配景的人對時光的看法也大不雷同,時光看法分歧的人碰撞在一路也會構成文化辯論。比方16世紀時,歐洲基督教布道士跑去非洲布道。這些異常具備時光看法的布道士碰到“有的是時光”的非洲人,險些快瘋了。而在德國大概瑞士,假如如今火車晚點幾分鐘,站台上候車的搭客也快瘋了。

  曾有德國人問我中國人守不定時。我認為這個題目挺難答復的。憑我本身的懂得,定時在中國其實是太因人而異了,這乃至不克不及說是否是南北方之間存在差異,大概器械部之間有著分歧。在海內每一個個別的時光看法都不同樣。比方海內假如聽到有人埋怨說“怎樣說好了不來呢?”這未必是商定好的一方晚了10分鐘還沒來,而是大概都曩昔幾個鐘頭了,而對方還沒湧現。

  海內有些人大概會想,眾人那末熟,相互都是同夥,晚來會又算患了甚麽呢?我們誰跟誰呀,還見甚麽外呢。但是我小我認為,定時不但是效力的包管,同時也象征著對別人的尊敬。退一萬步說,和同夥商定卻不定時的人,假如是去求職口試,他會一樣不定時嗎?前蘇共中心總布告戈爾巴喬夫曾說過一句名言:“誰來得太晚,生存就會處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