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十個月的日本留學生活

2015/06/03 瀏覽次數:8 收藏
分享到:

  豐子愷(1898~1975)的留學平生只有10個月,可獲得的成就令後人高山仰止。

  10個月裏,他幹了許多事。起首,學外語。剛到東京時,他隨眾入了東亞準備黌舍進修日語,讀了幾個禮拜,嫌進度太慢而停學,到一所低級英語黌舍報了名。豐子愷其實不想在那邊學英語,而是想聽日本先生是如何用日語講授英語的。豐子愷英語有基本,曉得課文的內容,經由過程聽先生的講授,窺破了日語會話的門道,日語程度是以而猛進,不久就可以瀏覽日本當代文學名著了。

  為了進步英語程度,豐子愷又報了一所英語黌舍,學了一段,又嫌進度太慢,厥後在書店裏找到一本英文版的《寫生課本》,裏頭有具體的表明和日譯文,因而便輟了學。“我每晚伏在東京的旅社中自修。我本身限制於幾個星期以內把書中全部統統生字抄在一張丹青紙上,把每一個字剪成一塊塊的紙牌,放在一個匣中。天天晚上,像算命一樣平常向匣子中摸紙牌,復習生字。不久,生字都記熟了,而讀起英語小說來也很自由了。”他在《我的苦學閱歷》中如斯寫道。

  其次,學音樂,拉提琴。因為一直地拉琴,豐子愷左手四指練得起了白泡並決裂暴露淌水的肉來,然則他照樣保持練。這些手指尖按到細而緊的鋼絲弦上,鉆心腸疼。但是,豐子愷熬過來了,在短短的4個月拉完了三冊提琴教本和幾個輕歌曲子,進修進度是同窗的3倍。

  更主要的,學畫畫。豐子愷進了一所教泰西繪畫的私立美術黌舍,每天畫人體素描,接收學院式的練習。“一九二一年春我搭了‘山城丸’赴日本的時刻,本身滿望著做了畫家而返國的。到了東京窺見了些泰西美術的面影,回想本身的窮困的本領與際遇,逐漸覺得畫家的難做,不覺灰心喪氣起來。天天上午在某洋畫黌舍裏當model(模特)歇息的時刻,老是無聊地燃起一支‘敷島’(日本的一種卷煙),重復考慮生存的前途,偶然竊疑model 與canvas(畫布)到底是否到達畫家的獨一的門路。”他厥後回想道,因而調劑了留學籌劃,再也不一味守著洋畫,而是把更多的時間泡在淺草的歌劇館、上野的藏書樓、東京的博物館、神田的舊書店等,和遊賞東洋勝景事跡上。拓寬視線的同時,偶遇了竹久夢二的作品,他這天本一位自學成才的畫家,專畫簡筆劃。

  豐子愷買回竹久夢二的作品後,重復看、細心揣摩,再從多方面去懂得,去尋找,去研討:夢二的畫,構圖是泰西的,畫趣倒是東瀛的;形體是泰西的寫實,筆法是東瀛的,富有詩趣,有豐碩的人生滋味,立意別致;筆法雅秀的題字,的確便是“無聲的詩”。這令豐子愷喜出望外,參透繪畫三昧,由愛好轉而臨摹。這便是往後獨步世界的“子愷漫畫”的泉源。

  (摘編自日本新華僑報網 文: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