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留學租房指南

2013/10/12 瀏覽次數:20 收藏
分享到:

【德國留學網(https://abroad.hopetrip.com.hk/german/) - 德國留學衣食住行】德國留學租房指南
     買不起房是一回事,但若連房租都付不起,事可就鬧大了。在德國,就由於房租漲得太快,不但佃農受不了,連當局都看不下去了。2013年5月1日,德國新租房法正式見效。新律例請求三年內房錢漲幅不跨越15%。若房錢跨越本地當局“指點價錢”50%的,房主被以為賺取暴利,可入獄三年。

 

    德國人愛租房不愛買房

 

   買房照樣租房?對付許多德國人來講,他們的選取多半會是後者。這是德國人廣泛的心態,一個緣故原由是德國租房市場很健全。

 

   據英國媒體報導,由於德國愛租房的國情,還催生出了一個特別群體,那便是德國租客協會。因為房源重要、出租秩序淩亂,租客協會早在1868年就在德國德累斯頓市湧現了。如今,德國各地的租客協會會員跨越300萬人,成員大可能是左翼運動家、移民、退休員工等。德國租房“指點價”不禁供求幹系決議,很大水平上也是由於租客協會的存在。但歐洲金融危急後飛速增加的衡宇房錢,讓愛租房不愛買房的德國人頭疼。德國一項對房租的漲幅做出更嚴厲限定的新租房法5月正式見效,德國扶植部長彼得·拉姆紹爾稱新法既能掩護佃農,也不會讓房主“虧損”。

 

    柏林房租比五年前上漲32%

 

   71%的人將本身所購置的公寓出租,只有29%的人是本身住,許多投資人想在一個穩固的市場舉行一個平安投資。

 

    以德國都城柏林為例,柏林的房租價錢較歐洲其他國度的都城較低,但因為外來資金、房地產炒作、更多的求租者,柏林的房租價錢比擬2007年照樣增加了32個百分點,飛漲房價激發大眾猛烈抗議。

 

    2008年歐債危急產生後,很多本來在意大利、西班牙、希臘的投資者紛紜開端探求新的投資所在。他們看中了德國房地產的妥當。投資者發明,就算加之“投契稅”等復雜的稅種,德國的房價照樣要比其他處所低許多。柏林的房價算是歐洲國度首首都市裏最低的,每平方米約莫 2000歐元(1歐元約合8.1元國民幣)。本年3月,47歲的意大利片子制片人弗拉卡西在柏林買了兩套房,他說,“一樣一套房,在羅馬最少要貴五倍”。柏林一家房地產公司司理明恩加紮尼在2012年賣掉了約1000套公寓,個中三分之一的購置者是來自於40個國度的投資人。據美國媒體統計,今朝德國房市中外國投資者占領約30%。在曩昔5年內,德國房市中私家投資者的數目以每一年35%的速率在增加。

 

    片面漲租超50%可判入獄三年

 

    縱然房主有合法來由想進步房錢,也須經由佃農贊成。如佃農分歧意,房主只能提告狀訟,而不克不及強行進步房錢。

 

    為克制德國租房市場膨脹,2012年12月德國議會經由過程了一項法案,許可各州當局掌握該州重要地域房租3年內漲幅不得跨越15%。新法還持續曩昔的一些劃定,比方衡宇房錢應當依照各地當局的“指點價錢”,跨越這一價錢的20%,算違法行動,佃農有權將房主告上法庭;如房租漲幅跨越50%,房主要與佃農協商,佃農贊成後方可增加,不然房主片面漲租超50%被以為是賺取暴利,可判入獄三年。

 

    據德國媒體報導,德國當局此前也對房錢漲幅做過劃定,請求3年內的漲幅不得跨越20%。“咱們評論辯論了限制房租增加的各類大概性,”漢堡市都會成長部談話品德勞普納表現:“咱們願望新的租房法會在這方面起到必定感化。”這部新法將會在柏林、慕尼黑起首見效。

 

    均衡司法,不向佃農“一邊倒”

 

   德國扶植部長彼得·拉姆紹爾以為,新法不但可以限定房租過快上漲,也能夠均衡此前司法向佃農“一邊倒”的局勢。

 

    為了能獲得房主的支撐,新法包含一些掩護房主的條目。包含:佃農不得因房主對改良住房前提(比方安置外墻保溫、新的采暖體系)的行動而請求減租。他 們必需忍耐噪聲、塵土等。但如安置進程跨越三個月,佃農可以請求賠償。德國當局以為,這項劃定將匆匆使房主實時更新裝備,進步能源應用效力。此前,德國房主要將佃農掃地出門可不是件輕易事,但在新法案中,房主要想讓佃農搬出去要比曩昔輕易很多了。依照以往的劃定,縱然佃農有欠租違約等行動,業主也要出示充足證據,然後能力由法律職員將佃農請出。依照新規,佃農假如沒有實時交清房租,或是任意損壞屋內舉措措施,房主將可以強迫請求佃農搬走,而假如佃農沒法找到新住處,則將暫住到流落職員難民營。

 

   德國租客協會賣力人西本考頓則以為新軌制對租客而言非常晦氣:“新的租房法是對租客權力的激烈襲擊,乃至大概致使房價會漲到新高。”西本考頓的擔心是因為佃農大概怕被房主迫令搬出而向房主漲房租的請求讓步,致使市場房價升高。


原文起源:https://abroad.hopetrip.com.hk/news/42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