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西華人過年聚會變味 發壓歲錢還“人情債”

2011/02/16 瀏覽次數:13 收藏
分享到:

【西班牙《歐華報》 - 社匯聚焦】旅西華人過年聚首變味 發壓歲錢還“情面債”

提起“過年”和“孩子”這兩個詞,許多外僑一準會遐想到“壓歲錢”。所謂“壓歲錢”本來被尊長拿來為晚輩“壓住邪祟”的錢,但是,明日黃花,在旅西僑界,給“壓歲錢”成為了送情面、還情面債的妙手段。

西班牙《歐華報》報導,郭女生是溫州人,幾年前開了一家百元店,買賣一向不錯。和她同時出國的一些老鄉、同夥也都奇跡有成,逢年過節的聚首,成為了聯結情感的良機。郭女生告知記者,曩昔過年,同夥們在一路聚首,都是相互道喜開店,發些感嘆,如今全變味兒了。

從大年月朔開端,連續趕了幾回酒宴,郭女生有些“抵擋不住”。“每次帶孩子去,都能收很多多少紅包,從幾十塊錢到幾百塊錢不等,幾世界來,孩子手裏的壓歲錢都上千塊了,這可怎樣是好!”

原來是“贏利”的功德,但在郭女生看來,過年給壓歲錢便是所謂的投桃報李,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人家給200塊,郭女生得送300塊。本身的孩子收了1000塊,送出去的得有1500塊。

“這哪是給壓歲錢啊,都是拿孩子做擋箭牌,其實是走情面!”郭女生搖頭道,“有的同夥是由於從我這裏借過錢,然後把情面還到孩子身上,我也不克不及白要這個錢,又得更加還歸去,這個風尚真欠好。時光長了,誰都受不了。”

並且,更讓郭女生糾結的是,本身兒子拿到的這些錢,並無公道的應用,而是全體拿去花費了。郭女生表現,本身日常平凡節衣縮食,可人子卻大手大腳的費錢,乃至把好幾百歐元全體匯給海內的同窗,讓他們贊助購置收集遊戲的設備。

郭女生以為,壓歲錢原來是逢年過節,親人同夥團圓時,用來拉近友誼的傳統做法,但現現在成為了送情面、還情面債的手腕,已落空表達友情的意義,孩子們也將遭到負面影響,一來,他們會潛移默化地模擬大人們的遊戲規矩;二來,會潛意識地以為錢來得“很輕易”,可以說,如今所謂的壓歲錢已成為了成年人之間的情面遊戲。


起源:https://abroad.hopetrip.com.hk/news/4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