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留學 品嘗新鮮的楓糖漿成了加拿大獨有的風情

2014/03/21 瀏覽次數:14 收藏
分享到:

【加拿大留學網(https://abroad.hopetrip.com.hk/canada/) - 加拿大留學衣食住行】加拿大留學 品味新穎的楓糖漿成為了加拿大特有的風情
   加拿大留學生存中的厚味楓葉糖。加拿大被稱為“楓葉之國”,隨處都能看到楓樹,加拿大國旗上那一片楓葉就代表了這個特色。楓樹不但看起來養眼,用楓樹樹液制成的楓糖(Maple Syrup)還非常養胃。是以,秋日賞楓,春季過楓糖節,品味新穎的楓糖漿,就成為了加拿大特有的風情。

  加拿大人驕傲地稱楓糖漿為“液體黃金”,這類金黃色糖漿香甜醇厚,是加拿大人餐桌上弗成缺乏的美食之一,楓糖漿已成為加拿大傳統和文化的一個意味。

  楓糖漿是康健的糖漿,它含有多種養分物資,比方鈣、鉀、鎂等等。加拿大人都曉得,沒有這類楓糖漿相拌的早飯是不完全的。冰雪溶解、大地回暖的早春,恰是收集楓樹液、熬制楓糖漿的時節。在楓糖重要產區安簡略省,科特賴特掩護區中間每一年一度的楓糖節也是在乍暖還寒的時刻開端的。人們在這裏可以懂得傳統與當代分歧的楓糖漿制造進程,品味風韻奇特的楓糖漿。

  加拿大盛產楓樹,上百種楓樹都含有樹液,然則,只有糖楓的樹液才是制造楓糖漿的質料。加拿大科特賴特掩護區中間教導事件主管納塔莉?紮爾金德說:只有糖楓的樹液被應用制造成楓糖漿。一樣平常來講,糖楓的樹液是最甜的,糖楓產樹液的季候能連續很長期。

  天下上85%的楓糖漿產自加拿大,其緣故原由就在於加拿大得天獨厚的氣象前提合適糖楓樹液的發生。樹液並非一年四時都在樹木中活動,只有在適合的氣象情形下才會發生,也便是夜晚氣溫在零度如下,接著日間氣溫在零度以上。平日在多倫多地域,如許的情形產生在2月末。

      原居民1600年前發明

  聽說,楓糖漿是由加拿大原居民印第安人起首發明的。1600多年前的一個冬季,連續幾天狩獵白手而歸的印第安酋長,失望地將手中的戰斧插在一顆楓樹上。越日淩晨,他發明樹下的一個木容器裏盛滿了晶瑩的液體,一嘗居然甘甜怡人。今後,楓糖成為印第安人生存中弗成或缺的食物。有學者以為,最初很多是因為原居民將樹液當做水來應用,才有了楓糖漿的湧現。

  楓糖漿是有時被發明的。當印第安人看到樹上有洞,有個小口兒,有水同樣的器械從內裏淌下來的時刻,他們就從樹上網絡這些“水”。大概那些天他們太累了,不克不及走到河畔打水,他們就把樹上流出的“水”放進陶罐,同兔子、野稻米和豆子一路煮。水沸騰後,開端釀成黃褐色,逐漸變得有點粘,有點稠,大概楓糖漿便是如許被發明的。

  收集楓液是楓糖臨盆的第一步。在楓樹樹幹上打好孔,插上一個塑膠或金屬插頭,連上塑膠導管,楓液便會一點點匯流入蘊藏罐。收集楓液有許多講求,好比,樹齡在50歲以上的楓樹能力收集楓液;打孔要稍稍向上歪斜,深度不克不及跨越75毫米,直徑要小於12毫米;來年要換處所從新鉆孔,不克不及用原孔;每一年抽取的楓樹汁液要掌握在10%上下。由於楓樹的汁液猶如人的血液,抽太多或鉆孔失慎都邑造成損害。

  在楓液的網絡辦法上,原居民的傳統辦法是用一個小桶一滴一滴地網絡。當代的楓液收集辦法是采取塑膠管子,讓樹液流進主管道,再流進大容器,然後流進脫水器,如許可以加速過程。

      楓液原液嘗起來像白水

  楓液中只有3%是糖分,別的是水和礦物資。是以,楓液原液嘗起來根本像白水同樣。把楓液加工成糖漿要經由四五道程式。楓液進入廠房內的反滲入滲出裝配後,經高壓開端脫水進入預熱器,加熱後再註入脫水器進一步脫水,最落後入篩檢程式過濾裝瓶。

  糖楓樹液須要在加熱過程當中逐漸蒸發水份,濃縮後的樹液中含糖量到達66.5%.原居民的傳統辦法是將樹液放進大鍋中,用木料焚燒加熱。每隔4小時,要將樹液過濾後倒入另外一個大鍋中持續加熱。不外現在,技巧改革使得熬制楓糖漿的進程變得加倍簡略、更有效力。當代的辦法是,人們在一個大的平底鍋裏,也便是一個大的脫水器裏煮樹液。他們可以在4小時裏熬好楓糖漿。而用傳統辦法,把樹液釀成糖漿須要20至24小時。

  傳統與當代加工工藝對制品楓糖漿的影響微不足道。一樣平常來講,40千克樹液只能加工出1千克楓糖漿。自然純凈的楓糖漿帶有楓樹的幽香,一般為早飯時淋在薄餅上吃,也能夠看成上好的食物甜味劑。

  在市肆買楓糖漿時,要買純粹的楓糖漿,必需標明是百分之百純楓糖漿。否則的話,平日內裏混有玉米糖漿和其余器械,味道就完整分歧了。純粹的楓糖漿價錢有點貴,但物有所值,其味道長短純楓糖漿沒法比較的。

  楓糖節時代,人們還可以去本地的“楓糖小屋”過過癮。小屋由原木搭建,小屋裏有專門熬制楓糖漿的大鍋,有專人講授和演出楓糖的熬制進程。人們在熱烈的楓糖節上品味薄烤餅和各類小吃,散步楓林,異常舒服。


原文起源:https://abroad.hopetrip.com.hk/news/57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