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進入大學銜接差距大

2013/04/26 瀏覽次數:22 收藏
分享到:

【台灣教導部 - 消息資訊】高中進入大學連接差距大
教導系統。其時的“太學”,相稱於本日的高級教導;府設府學,州設州學,可以說是一種中等教導;鄉社設社學,即鄉塾,為初等教導;“番學”為少數民族教導。同時台灣也開端實施科舉軌制。
台灣建省後,第一任巡撫劉銘傳履行改革,在教導上前後設立了“西私塾”、電報私塾等黌舍,已具有當代黌舍的雛形。如西私塾有較完整的舉措措施,課程再也不限於儒家經典,還設有外語、汗青、地輿、測繪、算學、理化等。這些辦法,為台灣當代教導的成長奠基了主要基本。

台灣教導的來源

1630年月,追隨荷蘭東印度公司來台的布道士幹治士(出國留學頻道abroad.hopetrip.com.hk )應用羅馬拼音將台灣新港鄰近的平埔族說話筆墨化,並應用該筆墨開堂傳授聖經。該筆墨由於 東印度公司教授於平埔族新港社,以是稱為新港文或新港筆墨。
1636年,荷蘭布道士羅伯圖斯·尤鈕斯(RobertusJunius)更開端在新港社創建黌舍招收平埔族學童,傳授新港文、聖經與羅馬筆墨。厥後,南部平埔族大社中,統統都有相似由布道士設立的教導機構。這些黌舍,便是台灣教導的發蒙。

起源:https://abroad.hopetrip.com.hk/news/29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