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 - 社匯聚焦】在澳留門生談留學生存:外洋生存“痛並快活”
中國青年報:本地會漢語的人多嗎?
張浩:我碰著許多漢語異常流暢確當地人。澳大利亞研討中國題目的人愈來愈多。墨大有一個專門研討中國題目的博士研討生交換互動進修小組。這個小組每一年舉行6次研究會,供全部學科中研討中國題目的同窗交換互動。這個平台已存在快10年了,幫忙造就出了許多研討中國題目的高程度博士。
我感到只要在中國待過的人,假如選取讀博士,大部門都邑選取從事和中國相幹的比擬研討。我熟悉一個澳洲同窗,她的博士論文是研討中國雲南侗族的大歌。她只是很有時的一次機遇到中國,就被本地音樂吸引住了。其時,她連漢語都聽不懂,但她在侗族的村落裏住了兩年後,成果把漢語和侗族說話都學會了。她5年讀完了博士課程,算很快的。
中國青年報:你認為澳洲青年和中國青年最大的分歧在哪兒?
張浩:本地門生選取加倍自由,讀博士更多出於本身的興致。法學院許多讀博士確當地同窗,都曾在相幹範疇事情過許多年,發明感興致的題目後,才來全職大概兼職做相幹研討。而中國粹生讀博士的均勻年紀都偏小。
起源:https://abroad.hopetrip.com.hk/news/7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