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核廢料焦慮:誰來保證“20萬年的安全”

2011/07/07 瀏覽次數:35 收藏
分享到:

【出國留學頻道 abroad.hopetrip.com.hk - 社匯聚焦】德國核廢物焦炙:誰來包管“20萬年的平安”

核廢物中的鈾和鈈可以在經由處置後從新應用,其他沒法應用的輻射物資則被熔化到液體玻璃後,裝入名為Castor的貴金屬容器裏。一座發電1000兆瓦的核電站每一年發生約莫20噸核廢物,處置後能裝滿15到20個如許的容器。核廢物在一直散熱,有些Castor要等40年以後能力降低到適於永遠蘊藏的溫度。因為核廢物不克不及祛除,以是必需為其供給一個不會泄露之處永久保留起來。

德邦本土發生的、可以或許從新處置應用的核廢物起首被送往法國的LaHague和英國的Sellafield舉行處置,再由特殊貨車將Castor運回德國會合寄存。不克不及從新處置的放棄核焚燒棒依照“誰謀劃、誰處置”的原則,直接寄存在核電站中,如許的廢物每一年約莫發生400噸。

從制作核電站的那天起,德國當局有關機談判地質、核電專家就在為核廢物的終極行止而憂愁。德國媒體一份1979年的報導,將核廢物的處置描寫為“對核能的戰役”,以為戰役的成果將決議應用核能的正當性。

今朝已知的意見是,核廢物在20萬年以內不得流入天然界,而當局乃至傳播鼓吹要找到一個讓核廢物蘊藏100萬年之處。很明顯,這些數字不但超越了人類文明史,也超越了當代科學的想象力。從地質學的角度來看,核廢物蘊藏基地必需可以或許招架最緊張的地動災禍,和其他氣象變更釀成的地質變異。那末,甚麽樣的修建結構能包管經得住天然界的白雲蒼狗?天下上已知最陳腐的修建埃及吉薩金字塔,也只不外有4500年的汗青。


起源:https://abroad.hopetrip.com.hk/news/7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