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狀元被美國大學拒之門外看教育價值判斷

2013/08/25 瀏覽次數:16 收藏
分享到:

【 abroad.hopetrip.com.hk - 預警】從中國狀元被美國大學拒之門外看教導代價斷定

 

  “狀元熱”暗地裏的擔心

 

  2000年,北大第一次湧現了狀元墻。從這一年起,在有名的三角地,北大每一年登科的高考狀元的照片都貼滿櫥窗,供全校師生“仰望”。

 

  高校訂高考狀元和高分考生的爭取也日趨白熱化。可否招到“高考狀元”、其數目若幹,成為權衡海內大學是否是一流大學的主要指標之一。2006年,清華對高考狀元的復活嘉獎還只有5000元,很快漲到了2萬元。2008年,這個數字翻了一番到達4萬,2009年清華爆出最高獎學金可達8萬。北大也不示弱,2008年將獎學金從2萬提到5萬元,而據媒體表露,2009年,高考狀元報考北大現實所獲的獎學金可達10萬。

 

  這類熱捧狀元會給社會帶來甚麽,讓這些十八九歲的孩子過早領會到名利的勾引?讓其他的怙恃尋求分數帶來的光榮而抹殺一個青少年別的的優良能力?

 

  究竟上,在黌舍裏尖子生的生理隱患愈甚,好比妒忌、抨擊、親情淡薄等更加緊張。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傳授夏學鑾以為,一味炒作高考狀元對這些尚在發展中的門生很晦氣。“全部社會把留意力會合在他們身上,讓他們承當了太多的盼望。進入大學後,稍有不快意也很輕易讓他們構成生理落差。”

 

  高校如許代表嚴謹、求實風格的常識殿堂,作為應試教導批示棒的目標地,卻用不準確的方法來引誘門生,從招收門生的立場可以看出,咱們離一流大學另有太遠的間隔。

 

  狀元“虛熱”的暗地裏,也表現著教導的“虛熱”。夏學鑾以為,對“高考狀元”的癡迷一方面反應了貿易社會尋求經濟效益的目標,一方面也反應了本質教導事情自己沒有走出應試教導的迷津,只有本質教導真正深刻民氣,能力發生真實的進修興趣與對常識的真摯神往,新的教導代價斷定尺度也將油但是生。

 

  可以看到,本質教導喊了這麽多年,但應試教導和分數至上照樣很多中小學成長的“硬事理”。有些門生有某方面專長,綜合本質好,但考分不高,他們便很可貴到先生的觀賞。狀元的出生大概有有時性,但恰是由於他們比他人淩駕一兩分,便有了“標桿”意義,有了受崇拜的代價。

 

  美國留學網專家指出,具備發明性的人材是一個國度乃至整小我類最名貴的財產,這種人材的若幹才是一個國度活氣的基本。


起源:https://abroad.hopetrip.com.hk/news/38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