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留學:風俗禁忌要註意

2011/07/27 瀏覽次數:10 收藏
分享到:

【中國香港留學網(https://abroad.hopetrip.com.hk/hongkong/) - 中國香港留學日誌&履歷】香港留學:風氣忌諱要留意

      對付籌劃去香港留學的門生來講,在預備好了香港留學的資料以後,須要曉得一些有關香港的文化和風氣忌諱,以免在香港留學的生存中造成沒必要要的貧苦,下面就個就給眾人先容一下香港留門生須要記著的一些風氣忌諱。

  因為在港的華籍住民以本籍廣東的占大多半,故港人大部門操粵語,但與要地本地的表達方法稍有分歧,個中攙雜很多港式鄙諺。因為汗青的緣故原由,多年來香港地域的官方說話是英語,大多半年青受教導的一代都能用英語對答,亦風行以英語混入粵語中應用。比年來,通俗話在香港漸漸風行,應用通俗話的住民數目賡續上升。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故國後,依據《中華國民共和國香港特殊行政區根本法》的有關劃定,香港特殊行政區的行政、立法和法律構造,除應用中文外,還可以持續應用英文。

  香港宗教崇奉自由,天下各大批教在香港險些都有人信仰。香港的華人,重要崇奉釋教、玄門,“信神”至多。他們雖相沿傳統的宗教崇奉和風氣習氣,但沒有教徒的意識與觀點。人們廣泛敬奉先人神位、門神地盤。月朔和十五必上香或點“燭炬燈”,逢喜事及傳統節日也要拜祭一番,日常平凡到寺院中去拜鬼求神以求轉運或求簽者也很多。

  據華人寺院條例劃定,香港全部寺院都必需註冊。依據統計,香港廟宇共有360多間,大眾寺院有40座,天後寺院24座。因為香港近海,從事漁業、航運者眾,故在寺院中,供奉至多的是天後。聽說天後姓林,福建人,為救漁民舍身投海,後被漁民和舵手奉為保衛神。聽說有信眾25萬。在香港天後廟中,以大廟灣佛堂門的一所最負盛名。

  每一年陰歷三月二十三日天後誕,是香港最為盛大的傳統節日之一。在寺院中供奉的其他神另有觀音、北帝、關帝等。很多市肆中也設有關帝神位,以求保佑。

  中國傳統節日如春節、明朗、端五、中秋、重陽,其風氣與要地本地根本同樣。為了便利市民過節、回籍,當局還公布了法定假期。別的,如燒衣(盂蘭節,陰歷七月十四)、七夕(乞巧節)、觀音誕、師傅誕、天後誕等,都要舉辦傳統的敬神運動,非常熱烈,被列為旅行隆重節目。

  港人早飯多到茶肆吃茶品茗,吃粵式點心或到餐室飲“西茶”(奶茶、檸檬茶、咖啡、面包)。事情職員的午飯一樣平常吃事情餐、快餐或到酒家茶肆飲午茶。晚飯才是正餐,多為粵式傳統飲食方法。港人相約吃茶品茗經常相互斟茶。宴請之類,多在晚上9時開席,主人4時上下已在恭候顧客,並設麻將台娛賓,不打麻將者一樣平常7時上下達到為宜。入席一樣平常隨便,但顧客要待主人說“起筷”才開端進食。用膳時,手肘弗成橫擡、枕桌;弗成“飛象過河”,即伸筷取遠處碟子中的菜;不克不及“麗人照鏡”,將碟子拿起來倒菜;喝湯不要發作聲響,餐畢碗中不要留食。喝酒吃菜時,不宜手不離筷,祝酒尚禮到,力邀則失儀。上魚時,魚頭要對著顧客偏向,吃時不要翻轉魚身(寓“翻船”之意)。

  港人對菜名亦有許多隱諱,不祥瑞的名字都改個祥瑞的叫法,如豬肝叫豬潤,因“肝”與“幹涸”同音;絲瓜稱勝瓜,因“絲”字與“輸”字諧音;“舌”叫“利”,因“舌”與“蝕”同音。許多菜肴還起了吉祥的名字,如一本盈萬利(醬鴨舌)、年年慶有余(松子黃魚)、富可敵國紅(蜜汁金華火腿)、花開添繁華(蟹肉西蘭花)等。

  香港人對號碼、數字也很講求,“3”和“8”是他們最樂於尋求的數字,以為這二字最祥瑞。“3”的廣東話諧音是“生”,寓朝氣、生財、龍精虎猛;“8”的廣東話諧音是“發”,寓發家、蓬勃。有些市肆也愛好用祥瑞號碼做店名,如“168時裝店”、“338發型屋”等。“168'’的諧音是“一起發”,“338'’的諧音是“生生發”,“238'’的諧音則是“易生發”。

  香港處於器械兩大文明融合與流傳的關鍵地位,是器械方文化奇妙而又溫馨聯合起來的都會實體。縱然在繁榮的鬧市,至今也保存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民俗民風,如送禮時忌送鐘(送終)、書本(輸)、毯子(壓財)。賭馬打麻將,忌人來乞貸、取錢。經商,第一宗必望其成交,多減些價也在所不吝,最忌顧客論價而不買。別的,港人也頗迷信,除參神求簽外,風水掌相之類風行,深信神鬼循環之說也不勝枚舉,忌不吉祥同音字也頗鋒利。
 


原文起源:https://abroad.hopetrip.com.hk/news/8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