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留學 澳洲即將推出的新職業清單牽動眾多人的心

2014/05/11 瀏覽次數:22 收藏
分享到:

【澳洲留學網(https://abroad.hopetrip.com.hk/australia/) - 澳洲留學外洋打工】澳洲留學 澳洲行將推出的新職業清單牽動浩瀚人的心
   2014年澳大利亞技巧移民職業清單將在4月或5月頒布。對付行將推出的新職業清單牽動浩瀚人的心,畢竟誰將成為下一個出局者?

  假如說加拿大聯邦投資移民一刀切給中國富豪的移民夢潑了一盆冷水,那末澳大利亞前聯邦移民部長的這句”現有的技巧移民法式與澳洲真正須要的技巧移民相去甚遠”也足以讓故意移民澳洲的民氣生不安,澳大利亞技巧移民政策會不會隨之做出調劑?

  回憶加拿大聯邦投資移民關停時的解釋,加拿大移民部長的一句話至今還念念不忘,”如今投資移民項目獲得的結果低於預期效益”。大概這僅僅是偶合,但兩位移民部長先後的談話若幹照樣顯得千篇一律。

  這不免會讓故意經由過程純技巧移民去澳洲的申請者心神不安了,究竟有了加拿大聯邦投資移民的前車可鑒。而今朝業界苗頭直至管帳專業,那末,該專業可否成為下一個出局者呢?管帳專業的剔除又將對澳大利亞留學市場發生哪些影響?

    出局專業苗頭初現 管帳最受爭議

  從近期有關澳大利亞移民消息中看,管帳專業成了最有大概的”出局者”,在澳大利亞教導部催促刪除的專業發起中,除管帳另有狀師、大狀師、都會計劃師、醫療從業者和平安參謀等專業。但與其他五個專業比擬,管帳專業的去留最受爭議。

  對付以為管帳專業必定會出局的人來講,除教導部的發起根據之外,今朝的根據還環繞澳大利亞聯邦就業部枚舉迪肯(Deakin) 大學一項研討,該研討稱,來自中國的管帳卒業生多余,澳大利亞本國和國際門生在該專業的門生人數湧現失衡。《澳洲日報》也表現進修管帳專業的澳洲本土門生自2001年以來狂跌了20%,而從本科管帳專業卒業的留門生人數在2001年到2012年時代狂飆了500%。這一系列的數據,成為力挺派以為管帳專業會被踢出局的癥結緣故原由。

  力挺派固然根據充足,但從澳大利亞移民局頒布的2013-2014財年技巧移民各個專業配額表現,管帳專業仍有9720個需求缺口。停止今年度2月10日,用掉的額度唯一4546個,從上年度情形看需求額度另有近一半上下的殘剩。這不由讓咱們困惑,另有如斯多需求的專業怎會被剔除?

  除此以外,管帳專業一向是僅次於護士類專業的第二大緊缺職業,一年之間”落榜”的說法不免讓民氣生困惑。

  別的,澳大利亞當局在Job Outlook中對管帳職業將來成長給出了猜測數據:以2017年11月為限開放的管帳職位數目被界說為”高”,那末將有跨越5萬個職位,同時雇傭增加率被界說為”強勁增加”。

  一方面是國際管帳人材多余,另外一方面是今朝澳大利亞管帳範疇仍存需求缺口。面臨各類猜忌聲音搜狐出國頻道也第臨時間向澳大利亞駐華使館官員求證,但其並無給出明白答復,只表現,”澳大利亞技巧移民只針對可認為澳大利亞經濟做出進獻的出色人材。”畢竟2014年度,均衡本國管帳人材就業是澳洲剛需照樣知足職業缺口更加其重視,咱們等待行將出台的新職業清單能給出謎底。

  選取緊缺專業留學是澳技巧移民沖破口

    澳大利亞技巧移民

  之以是說澳大利亞移民職業清單變更會影響留學市場,源於其技巧移民政策與留學之間的慎密相幹度。

  據澳大利亞技巧移民政策表現,留門生可以先去留學再移民,假如在留學時代可以或許得到學士以上的學位,就能夠得到20分移民加分,假如在卒業以後留在澳洲事情,滿18個月後也會得到響應的職業技巧和履歷積分。

  對諸多移民者而言,選取緊缺專業留學成為了澳大利亞技巧移民的沖破口。

  為什麽剔除管帳專業對留學行業影響偉大?

  澳大利亞管帳課程的重要”賣點”是留門生經由過程管帳專業的進修能得到澳大利亞的國民身份和一份畢生奇跡,據2012年紀據表現,在曩昔的5年裏,約有四萬名惠及行業的外洋技巧移民走進澳洲,遠超外洋其他技巧移民的人數。而中國赴澳大利亞留學門生中,選取管帳專業的門生特別多。

  今朝,每一年要地本地約莫有25000邏輯學生去澳大利亞念書,有靠近60%是去讀碩士。而在去讀碩士的門生中,有靠近60%是去讀管帳碩士的。這就象征著每一年有近萬名中國粹生在澳大利亞大學就讀管帳專業碩士,占了全澳管帳系碩士門生的70%以上。

  管帳專業之以是備受中國粹生青睞緣故原由之一就在於其得天獨厚的移民上風。與得到澳大利亞國民包管能力得到加分的技巧移民政策和動輒投資上百萬上萬萬的投資移民比擬,經由過程留學就讀管帳專業就能夠移民的手腕顯得更受迎接,也更易。

  一旦管帳專業在移民職業清單上消逝匿跡,那末該專業在海內澳洲留學市場還可否堅持以往的風景,也非常值得斟酌了。


原文起源:https://abroad.hopetrip.com.hk/news/62050.html